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修复)工艺
2012-03-27 15:29:34   来源: 中华古典家具网    评论:0

老家具的修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从进厂到完成修复,需要很多道工序和严格的质量检验。为了保存其古旧的神韵,大多需要以精湛的传统手工艺为主要修复手段。而为了达到修复的效果常借鉴现代化的木材加工工艺...

老家具的修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从进厂到完成修复,需要很多道工序和严格的质量检验。为了保存其古旧的神韵,大多需要以精湛的传统手工艺为主要修复手段。而为了达到修复的效果常借鉴现代化的木材加工工艺。根据明清古典家具特性,可以采取老家具保旧、留皮、翻新三种修复方式,古典家具修复质量的监控贯穿于修复作业的整个过程。

老家具保旧

老家具保旧是指木工修理后,透白花的部位刮磨,其他旧漆面和装饰不做处理,必须保证古旧的特征。

1、老家具选择:

观察家具的霉烂程度,确定其能够保留家具风貌后再进行修理。

2、打开:

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家具的结构,在不同部件上标好序号以方便后来安装,按照与原家具组装时相反的顺序把家具拆开。保持家具的完整性并尽量避免破坏漆膜和形成新的损伤, 尽量避免动用刨刀。部分古旧民间家具制作时采用的结构和手法特殊,俗称“绝户活”,导致拆装不可逆,此时尽量不要进行拆卸,而保持原状。

3、清洗:

除去浮尘和积土可用大功率吹风机吹,不能使用湿布擦,在看清部件本身面目前盲目地使用湿布擦拭会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有时部件上还会有水泥浆、沥青、化学油漆等现代垃圾之类的黏着物,对此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剂清除,应使用物理手段清除,如精细的刀刮和打磨。在决定不保留原有漆面后,使用水洗,边冲洗边用特制的刷子刷,积垢深厚的,可以加一点食用碱调制的碱水。榫卯等处的胶、泥等污迹需要热水浸泡才能清洗干净。洗过的古旧家具需阴干一周以上,否则遇水膨胀后,拆开后的榫头就难以复原。然后视具体情况进行熏蒸消毒,以去除虫子与虫卵。

4、去漆(保旧工件除外)

一般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较硬的部位使用刀刮。去漆时不能破坏原有的精雕部分,比如桌案类家具腿部常见的“一炷香”线脚,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化,十分脆弱,一旦磨掉,除非线脚改制别样,否则就成为永久损坏,再怎么修也回不过神来。

5、配料和木工整修:

看清家具本身的木质及损坏程度及部位,实在需要配料,需找到同质,同色,同纹的老木料搭配,且要选择相对色浅的材料。

即使情况特殊也要尽量使用木材纹理相近,颜色稍浅的材料代替。如腿足、扶手、角牙等部件,如果还有对称的另外一半在,就必须按照原样复制。如果同时缺失,则需要根据整件家具的形态风格,进行搭配和补充。比如圈椅背板上常用的挂牙是最不易保存下来的部分,其长度方向就是其纹理纵向延伸的方向,而在其宽度方向上,由于纵向木质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弱,而挂牙一般又很薄,通常不会超过五六毫米厚,很容易因纤维分离而断裂,只能选用同样材质的老材进行粘贴。胶合前需刨光粘合的表面,控制纹理方向一致,以消除明显的粘合缝隙,如不行则需要从新制作。最难修复的是雕刻的部位,图案缺失后,需用同样的风格修补,而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工匠手法又不尽相同,即使使用同样的材质,明眼人也能看出破绽,何况大多雕刻部位的损伤是由于部件过于纤细,一旦局部腐朽或碰撞后,只能保留这种残缺美。比如个仕女,缺只蝙蝠什么的,得以同样的风格修补好。

6、拼板:

拼板时拼板面和侧面要成九十度角,胶合拼接要经过压力和一定温度处理。一般采用卡子固定4—8小时,卸出,停放24—48小时,拼合后的整板要求无缝,平直,外表无胶印,无开裂现象。

7、试装:

将各部位修整后的零件进行初装。为避免家具添新料,可根据侧板和门子的大小进行缩框。要求:保持原来外观各部件及框架结构严紧、合理。

8、组装:

按家具原结构进行合理组装,榫卯结构严紧,边框平直,无胶印,表面光滑,四脚操平。

9、配铜活:

有些箱柜的铜活坏了,也得按原来的式样做一个,如吊牌、面叶、活页、套脚、包角、牛鼻环子等都是中国传统家具不可忽视的饰件。从制作工艺上分镂空、錾花、打毛、做旧等,连点点斑斑的绿锈也做得出,很有沧桑感。

老家具翻新

1、打开:

观察结构,小心拆开,尽量保持整件家具的完整性。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家具的结构,在不同部件上标好序号以方便后来安装,按照与原家具组装时相反的顺序把家具拆开。保持家具的完整性并尽量避免破坏漆膜和形成新的损伤, 尽量避免动用刨刀。部分古旧民间家具制作时采用的结构和手法特殊,俗称“绝户活”,导致拆装不可逆,此时尽量不要进行拆卸,而保持原状。

2、清洗:

除去浮尘和积土可用大功率吹风机吹,不能使用湿布擦,在看清部件本身面目前盲目地使用湿布擦拭会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有时部件上还会有水泥浆、沥青、化学油漆等现代垃圾之类的黏着物,对此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剂清除,应使用物理手段清除,如精细的刀刮和打磨。在决定不保留原有漆面后,使用水洗,边冲洗边用特制的刷子刷,积垢深厚的,可以加一点食用碱调制的碱水。榫卯等处的胶、泥等污迹需要热水浸泡才能清洗干净。洗过的古旧家具需阴干一周以上,否则遇水膨胀后,拆开后的榫头就难以复原。然后视具体情况进行熏蒸消毒,以去除虫子与虫卵。

3、去漆(保旧工件除外)

一般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较硬的部位使用刀刮。去漆时不能破坏原有的精雕部分,比如桌案类家具腿部常见的“一炷香”线脚,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化,十分脆弱,一旦磨掉,除非线脚改制别样,否则就成为永久损坏,再怎么修也回不过神来。

4、选料:

看清家具本身的木质及损坏程度及部位,实在需要配料,需找到同质,同色,同纹的老木料搭配,且要选择相对色浅的材料。

即使情况特殊也要尽量使用木材纹理相近,颜色稍浅的材料代替。如腿足、扶手、角牙等部件,如果还有对称的另外一半在,就必须按照原样复制。如果同时缺失,则需要根据整件家具的形态风格,进行搭配和补充。比如圈椅背板上常用的挂牙是最不易保存下来的部分,其长度方向就是其纹理纵向延伸的方向,而在其宽度方向上,由于纵向木质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弱,而挂牙一般又很薄,通常不会超过五六毫米厚,很容易因纤维分离而断裂,只能选用同样材质的老材进行粘贴。胶合前需刨光粘合的表面,控制纹理方向一致,以消除明显的粘合缝隙,如不行则需要从新制作。最难修复的是雕刻的部位,图案缺失后,需用同样的风格修补,而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工匠手法又不尽相同,即使使用同样的材质,明眼人也能看出破绽,何况大多雕刻部位的损伤是由于部件过于纤细,一旦局部腐朽或碰撞后,只能保留这种残缺美。

5、 配料:

根据加工要求和每件家具各部位的承受力,进行配料,要求无裂、无疤节、无腐烂。

6、 打磨:

家具漆面可直接用角磨机打磨,厚的桐油漆面需用喷灯烤化漆面后进行打磨;薄漆处可直接转入刮磨车间,用刮刀进行处理,打磨的要求是各部件打白到位,不留死角,不留表漆,油污,深浅一致。

自然的木质肌理和纹路,是最耐看的朴素美。打磨去除木材表面的毛刺,就是为了表现自然的“包浆”效果。包浆是指,优质木材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形成的一层温润如玉的亮光,越用越亮,这种岁月的痕迹,就称为包浆。

按收藏界的修复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包浆并尽快形成新的包浆效果,所以最好在家具表面烫蜡,比如柏木和榉木,经过打磨后烫蜡,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包浆”,光洁度并不比硬木家具差。

传统打磨用的是挫草,也就是节节草,学名叫做木则草,我国东北很多地方都有出产。用这种草泡水之后,可慢慢地磨出木头的光彩来。现代一般使用钢丝棉、高号数细砂纸(800号以上)、各种动物毛发(动物棕毛越硬越好)由粗到细多次打磨,之后再打蜡擦油,一般使用蜂蜡,越原始的蜡效果越好。

7、 拼板:

完整可用的板,用钢刷清板边,上胶后,拼接。弯板要进行调直:在弯料的四面刷水,用微火烘烤凸起的一面,待烤透后,将凹面向下,放在调直架中,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木棍向下顶,一段时间后,即直(勿把木料烤焦,勿用力太猛,把木料折断)。拼接后的板要求用卡子固定加压,常温需保持4—8小时。

8、 试装:

试装同保旧家具的试装要求。

9、 组装:

组装要求用特殊胶粉,按原结构组装,榫卯结构严紧,框类的对角线对称。整件家具无粉胶,四脚操平。

10、做漆面或髹饰

做漆面并不是简单地刷漆,而是尽可能保留原有漆面,大多数清水木色的古旧民间家具擦蜡即可。这是古旧民间家具修复工艺中的独特之处。 也有需要从新罩漆的,一般情况下,头道漆后,要再上四到五道面漆,上两次色,揩漆和复漆一共需要八至十道,木质好的上面漆和复漆的道 数可适当减少。漆膜同样需要打磨,效果最好的是使用人的头发反复摩擦。漆面打磨的总体要求是不留死角、不留油污、色泽均匀一致。

不可避免地要上漆,也是有限地进行,比如描金柜的花饰磨淡了,漆皮起壳了,有些顾客要求维持原状,有些顾客会要求补一下,那些小面积地修补,不会走失原韵,是可以的。有些老家具还是用披麻带灰工艺做漆面的,如今这种工艺很少有人会做,就得请高手来复原,如果用化学漆一刷,一脸贼光,这件老家具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11、配铜活:

有些箱柜的铜活坏了,也得按原来的式样做一个,如吊牌、面叶、活页、套脚、包角、牛鼻环子等都是中国传统家具不可忽视的饰件。从制作工艺上分镂空、錾花、打毛、做旧等,连点点斑斑的绿锈也做得出,很有沧桑感。

老家具留皮

留皮即是旧家具脱漆后保留花皮做简单处理,保留老家具的色调和木质效果,留皮壳经过油漆后,仍属古典家具。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古典 家具 制作

上一篇:现代木制家具生产工艺主要有五个过程
下一篇:鉴定古典家具用什么工具

分享到: 收藏
填写邮件地址,订阅精彩内容